据自成学历信息网小编的了解,《2022年10月自考中学教育学试题(附答案)》,原来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对象的本质属性:教育对象是社会实体和自然实体完整统一的人;教育对象是有丰富感情、独立人格和自觉能动性的人;教育对象是渴望得到发展的人;教育对象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智力因素:是在人们的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
3、非智力因素:就指在人的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赛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
二、填空题
1、教育对象是指在学校中接受教育的人,既包括学生个体,也包括学生集体。
2、教育对象的自然实体和社会实体,是对立统一的。其社会属性为自然实体赋予了人的含义,而其自然属性则为社会实体的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3、教育对象具有人的一切本质属性,即具有丰富情感、独立人格和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能动体。
4、教育对象是以学习为主的一种社会角色,是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形式和主要任务的人。
5、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体。
6、人类任何一种智力行为都有多种心理因素参与,这些因素可以分两大类,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7、在研究教育对象时,既要看到主流,又要看到支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是研究教育对象必须坚持的可教育观点。
8、研究教育对象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也要看到他们的弱点,既要求坚持全面观点。
9、研究教育对象既要看到他们的过去,又要看到他们的现在,更要重视其未来,即要求坚持发展观点。
10、教育对象是以学习为主的一种社会角色。
11、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就是力争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和严而有方。
三、辨析
1、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论述:正确。每个学生虽在遗传素质、知识、品德诸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在教育者及社会的积极影响下,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初生牛犊不怕虎”,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所表现出来的不听话、不服管是正常现象,教师与家长应顺乎自然,不要过多干涉、指责。
论述:错误。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自主要求的增长,有时表现出不听话、不服人管等,确属正常现象。但教师和家长不能只讲顺乎自然而放松教育要求,而应当强化对学生的管理,严格要求,使他们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五、简答题
1、在教育实践中,为什么要特别重视研究教育对象?
答: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对象的研究,有助于树立正确认识、对待教育对象的科学学生观,在实践中自觉考虑和遵循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教育活动变成令人愉快的、富于创造性的活动,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2、研究教育对象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可教育观点、全面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内外因相互制约观点。
3、如何对品行差和双差生的特点进行教育?
答:品行差生是指那些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缺陷、问题的学生;双差生是指学习差、品行也差的学生。教育者面对这两类学生,首先要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动之以情,晓之有理;其次,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其学业成绩;最后,教育者要善于捕捉这类学生进步的火花,创造条件,促其向好的方向转化。
4、如何针对男女生的差异进行教育?
答:男女之间生理上的差别,会导致智力、性格、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研究男女学生智力、性格等因素中薄弱成分的有意训练,加强男女生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的交往,使他们能发展各自的优势,尽其才智,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学有特色。
六、论述题
试分析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论述: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体。①教育对象是教育客体:即教育对象是教育者进行教育实践的主要客体,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学生感”。
②教育对象是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体:即他们永远是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自我作主、自我支配的倾向,对一切外部影响总是有选择地接受,他们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自觉思考和积极活动才能实现。教育对象是教育客和主体的辨证统一体。
以上就是《2022年10月自考中学教育学试题(附答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自学考试的相关信息,可持续关注自成学历信息网(https://www.zc77.cn/)。
声明:本站为成考自考学历交流信息网站,所有信息内容均收集于互联网,本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和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实际情况以当地权威机构部门、院校公布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