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成学历信息网小编的了解,《桃花源记教案两课时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思路》,原来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教案两课时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思路,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数:二课时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 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 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 一刹,你会去遗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撞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简介作者。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 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二、范读正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
俨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邑人 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
(1) 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3、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 义”。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 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三、结合三行译合作翻译
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四、自主小结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于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 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下堂课我们将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一、复习导入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交流互动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寻找 }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4.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5.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奇丽美景)
7.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优美宁静)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乐幸福)
8.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9.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0.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桃花源村?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⑵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11.提问: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12.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3.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14.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呢?
明确:当时的社会黑暗纷乱,作者是借此表达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作者的精神寄托,也是广大人民愿望的体现,所以说这是作者的一个美丽的梦。
四、感受桃源
(1)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 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 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2)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3)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4)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5)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拓展延伸:讨论
1.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五、自主小结(中心思想)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
2.背诵全文
七、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理想社会
声明:本站为成考自考学历交流信息网站,所有信息内容均收集于互联网,本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和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实际情况以当地权威机构部门、院校公布的信息为准。